Pages

Tuesday, September 29, 2020

劉銳紹:自高身價、任務先行的反效果- 20200930 - 觀點 - 明報新聞網

saoskalo.blogspot.com

清華通過一流評議 卻難取信於人

究其原因,主要有三:其一,這次評議是經過包裝後的「自己人捧自己人」,成為「先天缺陷」,難以取信於人。負責評議的專家組由中國教育部原副部長、現任教育部醫學教育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林蕙青當組長,在外界眼中,這些都是官派的角色。相反,評委中連一個國際公認的一流教育家也沒有,更令人感到這就是關起門來的「猴子稱大王」。

社會產生強烈異議之後,教育部發言人續梅表示,中國高校與世界一流的高校之間仍存在不小差距……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但這些事後的補鑊難以挽救已造成的傷害。

中國自定標準 迴避國際標準

其二,這次評議的過程顯示,中國自行制定標準,以為可以自己說了算。可惜,這些標準是怎樣制定的?是否廣納眾議?不知道。况且,不單制定過程不透明,而且內容多是虛無縹緲,難以掌握。這就增加了外界的質疑和指摘。

評議的結果提出,清華大學在「引領性、獨特性和貢獻度」方面,展現了「『雙一流』建設新高度,在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方面始終走在最前列」。我馬上請教內地的教育專家,他們答得很妙:「這些太空語言,我們也不懂。」

在自定標準之餘,更迴避了國際認同的標準。例如,國際評定大學排名的時候,一般參考以下標準,包括:該校的教授、學者發表的論文,有多少刊登在所屬領域的、國際公認的權威刊物上?被轉載或引用的頻率有多少?此外,該校能吸引多少國際知名的專家學者任教?還可以吸收多少國際公開考試的尖子學生入讀?還有,更重要的是,該校的學術自由度如何?這一點更是中國高校最忌諱的。雖然,上述的不是全部的或必不可少的標準,但至少是公認的參考標準,而清華大學這次評議卻沒有提供這類客觀數據。

至於評議委員會提到清華大學的「貢獻度」,沒有詳細說明,但令人感到具有中國特色。舉例說,清華大學的電腦系成績斐然,曾研究出先進的翻牆軟件,預示他們擁有打國際互聯網戰爭的實力;但後來,他們的部分精力花在「反翻牆」的軟件研發方面,以便禁制中國網民取得外界信息。外界其後質疑,這種「貢獻度」是對中國官方而言,還是國際認同的「應對人類有貢獻」呢?

中國傾向自定標準,慢慢形成習慣。所以,中國在不同事物上有自己的檢測標準,以保障中國產品和服務的市場份額;對環保工作上也有自己的標準,藉以抗衡西方國家指摘「十大污染城市有7個在中國」的輿論戰;在政治和法律上更有自己的標準,包括為我所用地解讀「一國兩制」的內涵和定義,藉以鞏固治權。

「任務先行」的政治文化

其三,清華大學這次「雙一流」評議,反映中國「任務先行」的政治文化。話說習近平在2015年8月曾提出《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》,轉化為官方要求在5年時間內完成首輪建設;今年,正好是「收官期」,教育部和各大學也要進行評議和自我評議。這種政治任務很容易產生「上有好者,下有甚焉」的副作用;如有矯枉過正的官員,更會出現「上有精神,下有精神病」的反作用。

其實,習近平在2017年也說過,高等院校不要過分追求排名。不過,當上述兩種不同的說法進入官員的耳中,大家一般都會傾向2015年的說法,因為那是綱領性文件中指明的任務,而2017年的說法則被視為「非政策性」的說法,自然被官員忽視了。這是因為領導人的話有時模稜兩可,全憑下級臆測,跟着就出現「寧左勿右」的取向。這就是中國政治文化的盲點。

正因為這種「緊跟中央」,但在囫圇吞棗的驅使下,一些官員聽了習近平的「四個自信」,果然什麼都自信爆棚,因為他們的自信主要是向上級表示的;同樣道理,他們的行為也是向上級負責的,而不是向人民、事實和真理負責的。

這也可以解釋,為什麼清華大學努力爭取成績,但一面又弄出趕走敢言教授許章潤的事情。清華大學一位學者告訴我:校方和教育部經常抱怨:許章潤事件只是芝麻綠豆的事,為什麼外國「只看綠豆而不看清華大學的西瓜」?這種抱怨說明了中國對政治和學術自由的思維十分離地,與國際認同的普世價值大異其趣。為什麼會這樣的呢?那又要追溯到2012年習近平上台後曾經說過的「七不講」,其中一項就是不能講普世價值嘛。

勿只爭表面成績而忘教育真諦

其實,清華大學和中國其他大學的總體成績是不能否定的。清華在2020年的QS大學排名榜上位於第16,比去年上升1級;北京大學排名22,上升8級。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榜上的首200家高校中,中國大陸有7家,其中6家進入100名內。預料未來的成績將會更好,但千萬不要只爭表面的成績,或追趕政治任務,而忘卻教育的真諦。無論教育界或其他界別的人士,也應反思再三。

作者是時事評論員

[劉銳紹]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
September 30, 2020 at 08:49AM
https://ift.tt/345zxbo

劉銳紹:自高身價、任務先行的反效果- 20200930 - 觀點 - 明報新聞網

https://ift.tt/3fCTCd5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